跳至主要內容

推動再工業化 拉動經濟增長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透過創科推動再工業化為香港經濟帶來新增長點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他期望透過發展基建、匯聚人才、提供資金、提升技術等措施加速產業多元化、創造就業機會。   以下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8月17日在香港高峰論壇2022產業創新推動區域深度合作專題論壇的全文:   尊敬的袁武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高峰論壇主席)、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我很高興今天出席由香港中華總商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香港高峰論壇2022,並在下午的專題論壇跟大家探討如何透過融入大灣區及國家發展經濟新格局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及產業創新。   談到產業創新,香港本身的經濟發展史就是最好的教科書。香港的產業結構自開埠以來經歷了多次革命性轉型:從小漁村到轉口港、再從以輕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城市,發展到今天以專業服務業為主的國際商貿都會。今天,香港的四大支柱產業---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然而,面對國際政經環境的複雜多變和區內不同經濟體間的激烈競爭,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不斷增強發展動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就此,除了持續鞏固並強化香港的傳統優勢領域外,特區政府近年來亦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以驅動香港經濟多元發展。   國家在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在緊密的行程中親自前往視察香港科學園,並勉勵了科研人員,身體力行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這正正體現了中央對香港創科的高度重視和肯定,以及對香港貢獻國家科技發展的期盼。香港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雙重優勢。我們必須要發揮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自身優勢,匯聚全球創新資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着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研發是創科之源,而基建則是研發的基石。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正是香港未來創科發展的亮點基建項目。本屆政府會突破傳統思維,以前所未有的「香港速度」,加速推進港深創科園的建設,盡早讓港深創科園投入服務。另一方面,我們會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的新田科技城的發展,為推動香港科技產業發展並優化香港的科技產業結構,促進新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新田科技城將聯動深圳科創園區,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現「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合作區將集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除了推動科研和發展基建,特區政府亦着力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豐富創科人才庫,驅動創科發展和實踐科技產業化。政府過往推出了不同資助計劃,協助培養創科新力軍及吸引海內外創科人才。未來,我們需要加大力度培養並挽留人才留港發展,並善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積極延攬海內外科研人才、研發團隊、甚至科企高管等高端人士等來港發展,共同構建全球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注入新動力。   創科不但可帶動新經濟產業的發展,亦能推動其他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甚至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創造出新的產業、新的商機。例如,金融科技的發展促成了虛擬銀行的誕生及電子貨幣的流通,為市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近期受年輕人追捧的NFT(非同質化代幣)藝術創作和元宇宙演唱會等就是藝術結合科技的成功例子,為藝術創作帶來了新體驗。   事實上,透過創科推動再工業化,協助香港傳統工業尋求升級轉型的新發展出路,為香港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正名正正體現了政府推動再工業化的決心。眾所周知,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土地是非常珍貴的資源。因此,政府推動再工業化不會走傳統製造業的舊路,而是發展以物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產工序等為基礎,但不需要用地太多的高端先進製造業。我們期望透過發展基建、匯聚人才、提供資金、提升技術等措施全面推動再工業化,加速香港產業多元化、拉動香港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隨着全球疫情發展漸趨穩定,世界各地逐步走出疫情的陰霾,並加強互動以尋求新的經濟發展合作機會。創科發展是席捲全球的新經濟浪潮,而全球經濟中心亦正向亞洲轉移,國家更是亞洲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香港未來可謂機會處處。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發揮好香港背靠國家、聯通國際的優勢、把握好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創科機遇,香港一定能發展成為全球矚目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最後,我謹祝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香港科技產業百花齊放。謝謝大家!
http://dlvr.it/SWqbH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4月出口貨值按年升1.1%

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1.1%,進口貨值也升2.1%,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66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6%。   4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890億元,進口貨值為4,256億元。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4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12%,進口貨值也跌11.7%。   政府表示,由疫情引致的運輸干擾在4月較後時間稍為紓緩,但仍繼續約束出口表現。輸往內地的出口下跌,輸往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則錄得顯著增長。   展望未來,部分主要經濟體通脹嚴重,相關央行因而收緊貨幣政策,加上烏克蘭局勢緊張,以及疫情的威脅持續,環球經濟前景轉差,將會繼續影響本港短期出口表現。不過,本地疫情穩定應有利於跨境陸路運輸逐步恢復,緩解對外貿易的部分壓力。 http://dlvr.it/SR8JTc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城系有限公司合作 開展自動駕駛車輛試驗 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香港,2022年10月1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與園區企業城系有限公司(Urban.Systems)合作,在白石角科學園內的開放道路上,推行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並已獲本港運輸署批准。 這個試驗計劃模擬在智慧城市中,為道路使用者往返公共交通運輸系統,提供「首程」及「尾程」的關鍵車輛接駁服務。科學園提供理想的測試環境,收集模擬實況數據,有助智慧出行方案的發展,實現政府的智慧城市藍圖。 科技園公司一直投放資源推動智慧出行的創新發展,促進相關科技在科學園内以至香港整體的普及應用。科技園公司透過與不同科技企業及關鍵行業翹楚合作,已建立相關基礎設施及平台,並利用物聯網及5G技術,全面測試及開發智慧城市應用。 科技園公司為Urban.Systems以及其他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創新者提供一個完整測試的場地,為香港的城市發展奠定全新里程碑。今次推出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八個座位,採用最新的車聯網系統(V2X)科技及全面支援5G網絡,並暫定沿科學園園區東、西大道的路線試行。 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將分兩個階段試行。第一階段可供園區公司預訂使用以進行現實場景測試,而第二階段計劃將於2023年初推出,屆時將進一步在平日和特別活動日子讓公眾人士親身體驗。試行期間收集的數據將整合至STP Platform ,配合交通運輸數據進行分析,以協助自動駕駛車輛在未來香港公共交通運輸系統中的發展和應用。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城系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試驗計劃,是香港自動駕駛發展的重要里程,過程中有賴監管部門的積極配合,而要長遠發展智慧出行科技,我們必須與相關部門攜手合作。科技園公司會繼續致力加快互聯汽車及智慧出行的發展,以展示香港作為智慧城市之實力。」 城系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黃慧敏女士表示:「我們非常感謝科技園公司對我們一貫的信任和支持,亦很高興能在科學園提供首個採用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服務整合概念的自動駕駛穿梭巴士服務。Urban.Systems 致力為智慧出行的發展作出貢獻,希望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服務可在短期內進一步擴展到附近的白石角住宅區,鼓勵更多人以其作為往返公共交通車站和住宅的「首程」及「尾程」,從而增強我們的交通運輸系統。」 今年五月,科技園公司亦與運輸署合作推行電動可移動工具(Electric Mobilit

陳茂波主持會議商數字化經濟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席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今日舉行首次會議,討論推動香港數字化經濟發展的策略。   會上,委員就推動政府和社會更有效發展及應用數碼基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促進數據流通、進一步加快數碼轉型等議題交流,也就數字化經濟的各方面提出意見,包括將數據和資訊科技應用於經濟和金融發展、優化政務和智慧城市管理、提升相關產業潛力,以及加強教育、人力資源和法規配套等。   陳茂波表示,數字化是推動社會高質量和快速發展的重要趨勢。政府致力加強數字化經濟的發展,並透過與業內專家和持份者交流經驗,為未來制訂實際藍圖,領導發展方向。   財政司司長在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成立委員會,就數字化經濟發展向政府提供意見。委員包括相關政府官員,以及工商、物流、電商、資訊及通訊科技、學術等界別的專家和學者。 http://dlvr.it/STlM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