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6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恒生銀行達成全新合作協議 加速香港創新發展

(香港,2022年6月22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恒生銀行(恒生)宣布延續及提升雙方合作,在未來三年攜手推動香港的商業創新和數碼發展,推出一系列全新合作項目包括建立全港首個「未來分行體驗館」、支援創新企業進軍大灣區的計劃,以及其他培育和投資活動。 過去三年,恒生與科技園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系列創新的數碼銀行方案,為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雙方建基於已有的成功基礎,繼續發揮「以客為本」的精神,進一步精簡銀行流程,並加強對創新企業的培育。 雙方迄今其中一個標誌性項目是於2020年投入服務、位於馬鞍山的恒生新港城中心分行內的大型數碼互動幕牆。該幕牆由恒生與科技園園區公司 IOIO Creative 合作開發,提供多元化的即時市場和金融資訊。客戶只需掃瞄幕牆上的二維碼,相關資訊便能即時顯示於手提電話上。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我們與恒生銀行歷時三年的策略合作即將踏入全新階段,以達致更多創新成果,並為客戶、企業以至整個銀行業帶來更積極的影響。雙方推出的一系列創新項目將重新定義香港及大灣區銀行服務的未來,並帶動初創及銀行業共同開啟金融服務的新時代。」 恒生銀行策略及企業發展總監兼行政總裁辦公室主任李文龍表示:「恒生在過去三年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策略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我們期待推廣雙方的合作至大灣區,並在具潛力的領域加深彼此合作。我們的策略合作結合了各自優勢,不僅有助恒生推動創新策略,亦能惠及香港和內地的所有持份者,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樞紐的領導地位。」 恒生銀行分行網絡業務主管袁妙齡表示:「恒生致力推動和應用創新的方案,為客戶提供更無縫的銀行服務,而恒生新港城中心分行所設的大型數碼互動幕牆,便展現了我們與香港科技園公司一起朝此目標邁步的成果。我們期待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加強合作,以開拓和推出更多創新智能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線上線下銀行服務及分行效率,為客戶提供卓越的服務體驗。」 作為全新合作項目之一的「未來分行體驗館」將為技術測試及分行服務提供真實的商業試驗場景,以促進開發以客為本的數碼創新方案。該體驗館將匯聚技術和行業合作夥伴,共同創建更多銀行服務方案,為客戶提供無縫的線上線下服務體驗。其他合作項目包括恒生為有意進軍大灣區的科學園園區公司提供一系列針對性的銀行及金融支援服務。 另外,在多間頂尖企業及初創當中,恒生是科技園公司旗下九龍塘創新中心內Fi

抓緊機遇 同為香港開新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表示,當今世界大變,在中央的關懷和愛護下,只要團結一心,利用好「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抓緊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定能順應由治及興歷史大勢,同為香港開新篇。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6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日子即將來臨,我懷着愉悅的心情期待與市民大眾共慶回歸。回想兩年多前我初到政府總部上班時的社會環境,至今剛好約800天。當時香港正受着第二波2019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絕大部分市民都努力配合例如關閉表列處所及限聚令等抗疫措施。當全球均受到自然界病毒威脅的時候,香港持續遭受人為的黑暴蹂躪,暴徒堵路、縱火、襲擊警員、破壞公共設施、滋擾奉公守法的市民;警務人員更發現爆炸裝置,顯現出恐怖主義的苗頭。暴疫夾擊,令人想起時猶有餘悸。   黑暗盡頭現曙光   隨着《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年中頒布實施,本港終於從整整一年多的政治爭拗和對抗中恢復安穩,掀開由亂轉治的新篇章。曾經有輿論抺黑《香港國安法》會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甚至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我一直戳力向業界解說《香港國安法》的範疇和實際執行情況,讓他們了解只要有「安」和「穩」才有利於經濟活動。我也透過外國傳媒指出,實施《香港國安法》只會令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重回正軌,展現更強韌性。   上月底,我在律政司以興邦定國為主題的法律論壇,分享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策略,例如修訂適用於慈善機構的稅務指南,以防範任何團體從事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活動,亦會在今年諮詢公眾,考慮專門制定適用法例規管眾籌,重點防範及打擊以眾籌方式募集資金,策劃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務求促進資本「活水」流入我們的經濟體之餘,不會削弱保衞金融安全的防洪牆。   此外,我見證了香港透過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去年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後,我為金融服務業界及保險界代表舉行多場解說會,介紹完善的選舉制度如何保障社會整體利益,提高特區的治理效能。其後一眾業界亦樂見香港能在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後,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機遇處處盡把握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的功能和定位,當中不少內容是關於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各相關範疇在這兩年多來也有顯著進展,包括:   國際資產管理及風險管理中心:  

5月出口貨值按年跌1.4%

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下跌1.4%,進口貨值則上升1.3%,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67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6%。   5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881億元,進口貨值為4,248億元。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5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11.4%,進口貨值也跌9%。   政府表示,由於環球經濟面臨的壓力加大,5月商品出口貨值轉為按年微跌。輸往內地的出口進一步下跌,輸往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增長放緩,輸往大部分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則繼續錄得穩健增長。   展望未來,環球經濟前景轉差,將繼續影響香港的出口表現,多間主要央行加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會進一步壓抑環球經濟增長,烏克蘭局勢發展和疫情的持續威脅也增添不確定性。 http://dlvr.it/SSz4vV

習近平出席慶回歸活動令人鼓舞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這再次體現習近平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香港市民的親切關懷,也反映中央對「一國兩制」成就的高度肯定,以及對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全力支持,有利於增強信心,凝聚求穩定、謀發展的共識。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2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這是讓人感動的日子,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充滿期盼。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這再次體現主席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香港市民的親切關懷,也反映了中央對「一國兩制」成就的高度肯定,以及對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全力支持,有利於增強信心,凝聚求穩定、謀發展的共識。習主席的出席,讓今年的慶祝活動更添深厚的意義,令人鼓舞、令人振奮! http://dlvr.it/SSsCn3

失業支援覆檢申請下月8日截止

政府今日提醒仍希望就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申請提出覆檢的人士在下月8日或之前聯絡熱線183 6128。截至昨日,計及二萬個覆檢後獲批的個案,計劃已批出約34萬宗申請。   政府表示,不少申請因未符合計劃資格被拒,但也有申請最初被拒是由於沒有提供足夠資料,或未能在指定時間內補交資料。就此,政府已行使酌情權,容許申請人在限期後補交資料。   當局接獲申請人的覆檢要求後,會安排專人以電話聯絡申請人直接取得所需補充資料,盡快完成覆檢,讓有需要和合資格申請人獲資助。   政府早前已邀請曾轉介覆檢個案予政府的工會和團體在本周內提交餘下的覆檢申請。由於或有申請人希望覆檢但未能及時提出,政府呼籲這些人士必須在7月8日或之前提出覆檢要求。他們可於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至下午6時聯絡熱線183 6128。 http://dlvr.it/SSptR5

5月通脹1.2%

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2%,較4月1.3%的升幅為低;剔除政府單次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7%,高於4月份的1.6%。   各類消費項目中,衣履、基本食品、外出用膳及外賣、耐用物品、交通、雜項服務、煙酒和雜項物品的價格上升;水電燃氣和住屋的價格則下跌。   政府表示,本地疫情在月內維持穩定,衣履、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升幅加快。能源相關項目價格繼續大幅上升。基本食品價格升幅進一步放緩。其他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    大致受控。   由於一些主要入口來源地的通脹熾熱,預期外圍價格壓力持續顯著。不過,因本地成本壓力仍然輕微,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維持溫和。 http://dlvr.it/SSd3hW

5G技術資助計劃申請期延長

為鼓勵更多公私營機構利用5G技術促進持續創新,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撥款一億元推出的鼓勵及早使用5G技術資助計劃延長申請期至12月31日。   資助計劃旨在鼓勵各行各業及早利用5G技術提升效率、生產力和服務質素。計劃為使用5G技術的項目提供50%成本資助,每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萬元。   計劃2020年5月推出,至今141個申請獲批,涵蓋不同類型和行業的創新應用,如遙距實時醫療系統、地盤安全監測系統、遙距機械維修、4K/8K直播樂團表演、運動教學等。   申請表格可於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網站下載,查詢可致電2961 6333或電郵至5g-subsidy@ofca.gov.hk。 http://dlvr.it/SSVM4m

第二階段消費券8月起分期發放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2022年消費券計劃第二階段5,000元消費券8月7日起分期發放,支付工具營辦商新增兩家,市民如欲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下周四起可在網上登記。有條件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香港居民這次也符合領取資格。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在記者會上公布計劃詳情,指這次新增BoC Pay、PayMe from HSBC,連同原有的支付寶香港、八達通、Tap & Go拍住賞、WeChat Pay HK,合共有六個支付工具營辦商。他相信,為了吸納顧客,營辦商會提供更多優惠,市民可從而受惠,進而刺激市道,振興經濟,而協助發放消費券的營辦商增加,也可強化香港電子支付發展。   市民如欲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下周四起至下月23日期間可在網上更改資料,新符合資格領取人士也可於同期內登記,當局有八個臨時服務中心協助市民登記;如選擇沿用上次登記的支付工具,則無須重新登記,經資格審查後,消費券會自動分期發放。   陳茂波說,經審慎考慮社會人士和立法會議員對消費券計劃的不同意見後,當局認為可在合理可控的情況下適當擴闊計劃的受惠範圍。以往合資格人士必須為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來港人士,這次合資格的定義會放寬至有條件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年滿18歲香港居民,包括來港升學、通過不同專才計劃來港的人士,他們可領取半額的消費券。他估計,受惠人士會增加約30萬名,涉款十數億元。   至於已離開或有意圖永久離開香港人士的定義也有優化。根據最新要求,2019年6月18日至昨日期間如非因為離港升學、公幹等特定原因一直不在香港,或會被視為不合資格領取第二階段消費券。   當局也會考慮登記人曾否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申請提早在65歲前提取強積金或職業退休計劃的利益,其身份證是否在本地簽發,以及其他令政府相信登記人在可見將來無意返港的證據也作考慮之列。   發放安排方面,如使用八達通領取,市民可在8月7日和10月1日分別拍卡收取2,000元消費券,合共4,000元。餘下1,000元消費券則可在期限內消費累積達4,000元後的下一個月16日領取。   以其餘五種方式領取消費券的市民,8月7日會先收到金額2,000元的消費券,10月1日再收到餘下3,000元消費券,有效期至明年2月28日。 http://dlvr.it/SS8

第二階段消費券詳情即將公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新增兩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令可選擇的營辦商增至六家。他期望透過市場力量,讓消費券發揮更大槓桿效應,也讓電子支付發展更廣更闊。   他又說,消費券令電子支付日趨普及,為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籌備工作已近尾聲,他期待與業界和學術界代表緊密協作,為香港未來經濟持續升級轉型打下重要根基。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本港零售市道略有好轉,早前公布的4月份零售銷售按年彈升11.7%,結束了持續兩個月的跌勢,單月總銷售貨值亦重上300億元的水平,當中電器及其他耐用品銷售急升超過四成。   雖然第五波疫情引致首季市道偏弱,令今年頭四個月零售總銷售貨值總計跌約3%,不過,網上銷售的表現仍見亮麗,期內網上銷售貨值逆市升36%,涉及金額逾110億元,在總零售銷售額中佔比近一成,高於去年同期的約7%。   再細看網上銷售數字,有實體店的零售商今年首四個月的網上銷售額逾67億元,增長48%;虛擬商店同期銷售額為43億元,增長20%。這些數字反映即使整體零售市道仍受疫情困擾,但網上銷售仍能持續呈現增長,而且佔比一直在提升。而當中更為受益的是已有實體零售店的零售商,意味在傳統的零售商戶中,網上銷售及數字化交易的比率正穩定地提升。   其實,只要細看過去這兩年的統計數字,不難看到在電子消費券推出後,市民以至商戶對電子支付及電子交易的接受及應用程度的確有所提升。自去年推出消費券計劃以來,主要儲值支付平台合共增加了約660萬個消費者帳戶及約13萬個商戶用家。從交易的起始已涉及數據化的操作,為零售和物流企業的數據化營運及管理、甚至升級轉型提供了非常必要且有利的條件。只要把握好這數據化應用帶來的機遇,就算在經營環境出現逆風時仍有機會闖出新天地、找到新業務增長點。   我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公布了向每名合資格市民派發合共一萬元的消費券計劃,第一階段的5,000元消費券已在4月份發放,不過受制於當時疫情,不少零售商戶未能大力宣傳。第二階段的5,000元消費券將在暑假發放,可望為這個傳統黃金消費檔期帶來更大的助力。   本周我們將公布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發放詳情。早前我們已公布了新增兩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包括BoC Pay及PayMe from HSBC,連同原來的四家

鄭恩賜任積金局行政總監

行政長官委任鄭恩賜為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行政總監及執行董事,今日生效,任期三年。   鄭恩賜2013年加入積金局,出任機構事務總監,去年6月起同時署任行政總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鄭恩賜致力帶領積金局推進積金易平台和各項強積金改革措施,並推動機構轉型,提高營運效率。   陳茂波讚揚鄭恩賜經驗豐富和勇於承擔,對他領導積金局的工作充滿信心。   鄭恩賜的任命由財政司司長擔任主席的遴選委員會推薦。 http://dlvr.it/SS0WpT

史美倫續任港交所主席

行政長官核准史美倫再度出任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主席,任期即時生效,在港交所2024年股東周年大會完結後屆滿。   香港交易所董事於4月27日的董事會會議中推選史美倫為港交所主席。行政長官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核准該任命。   特區政府深信在史美倫的領導下,港交所會致力進一步提升市場質素和競爭力,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首選集資平台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   史美倫的主席任期與她擔任港交所董事會成員的任期相同。 http://dlvr.it/SRlWjR

多管齊下深化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指,為使香港發展為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國際金融中心,政府不斷豐富金融市場發展,積極推動債市、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及離岸人民幣業務,日前便再有保險相連證券在港發行。展望未來,政府會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和渠道,以及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管理工具。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近年,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帶來的風險日益增加,各類有效轉移相關風險的金融工具和另類投資,正逐漸受到市場重視。日前,本港便第二度迎來保險相連證券(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 ILS)的發行,金額達1.5億美元,目標為日本颱風造成的行業損失提供保障。這次ILS的發行,讓香港在金融服務業多元化發展的路上,再向前穩步邁進。   這次的ILS是由內地一間再保險公司發行的巨災債券,也是我於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推出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後,第二次有ILS在本港發行。這項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每宗合資格申請在計劃下將可獲最多達1,200萬港元的資助。與此同時,我們已經通過立法為包括巨災債券在內的ILS,設立了專屬的規管制度,從而營造一個蓬勃的ILS生態圈,提升承保能力、加強金融韌性和收窄保障缺口。   多年來,香港金融市場的新股上市集資業務非常暢旺,往往是市場的談論焦點。然而,我們下決心將香港發展為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國際金融中心。除了股市外,債券、基金、保險及衍生產品等都是我們全力推動的範疇。就以債市發展為例,我們近年的努力已漸見成果,香港目前是繼內地和南韓之後,債券發行量在亞洲(除日本外)第三大的地區。   事實上,債券對投資者而言也是一項重要的投資工具,讓資金可按投資年期需要及風險承受的程度,配對合適的項目。債市的發展有助形成長期的孳息曲線,這是長期資金成本的重要參考數據,有助投資者管理風險,也有助引導長期資金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簡而言之,債券的資產及風險管理功能,有助匯聚長期資金。   為加快本港債市的深化發展,由我擔任主席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去年全面檢視了本港債券市場的生態系統,我們會致力增加本港債券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交易效率,進一步激活本港債市的發展。事實上,近年我們正積極推動多種類和多幣種債券發行,並利用稅務措施,吸引更多區內機構利

4月零售業銷貨值升11.7%

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02億元,按年升11.7%。扣除價格變動後,該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升8.1%。   4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8.2%,相關銷售價值臨時估計為25億元,按年升34.8%。   按年比較,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升5.8%;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升40.9%;其他未分類消費品升11.5%;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升13.9%;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升4%;百貨公司貨品升10.7%;藥物及化妝品升18.5%;家具及固定裝置升27.5%;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升13.2%;中藥升27.1%;眼鏡店升17.2%。   另一方面,服裝的銷貨價值跌0.3%;汽車及汽車零件跌1.4%;書報、文具及禮品跌10.5%。   政府表示,受惠於本地新冠疫情減退和政府發放第一期消費券,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連續兩月按年下跌後,於4月顯著回升11.7%。   展望未來,政府認為,只要本地疫情維持穩定,零售業應可繼續復蘇,而消費券計劃和政府其他措施也會進一步支持消費需求。社會各界應保持警惕,齊心合力控制疫情,保持經濟復蘇動力。 http://dlvr.it/SRTglX

稅局發出247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47萬份2021至22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該年度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稅款可獲百分百寬免,每宗個案上限一萬元。   稅務局局長譚大鵬今日在記者會表示,《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已獲立法會通過,納稅人只要如常填報2021至22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便會反映在評稅之中,無須另行申請。   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即7月2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即9月1日。網上報稅者可獲自動延期一個月。   此外,財政司司長建議扣除住宅租金稅項,2022至23年度起,納稅人可申索扣除由其本人或同住配偶以租客身分繳付的租金,上限為每個課稅年度十萬元。相關法案已提交立法會審議。   譚大鵬說,若要取得住宅租金稅項寬減,納稅人或同住配偶在香港不能持有住宅處所;有關物業或住宅處所須用作納稅人或配偶的居住地方,合約也須加蓋印花。   由於此扣稅建議須待立法程序完成才可實施,納稅人可在2021至22年度報稅表第10A部填報預期就2022至23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以供稅務局在有關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後考慮扣稅安排。   另外,政府匯報2021至22年度整體稅收為3,785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4%,其中利得稅1,673億元,增23%;薪俸稅755億元,增1%;印花稅996億元,增12%。   2022至23年度預計稅收3,900億元,較去年升3%,其中入息及利得稅2,511億元、印花稅1,130億元、其他稅收259億元。   http://dlvr.it/SRTg3d